南京华侨路属于哪个区?揭秘南京繁华路段的归属南京华侨路是南京市内一条颇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街道,常常引起人们对南京地理和历史的兴趣。那么,南京华侨路究竟属于哪个区呢?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解答这一问题,并深入探讨华侨路所在的区域特色及其在南京城...
南京古代叫什么,南京历史名称由来
南京古代叫什么,南京历史名称由来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和450多年的建都史,在不同历史时期拥有众多名称。这些名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南京城市地位的变迁和时代特色。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南京历史上
南京古代叫什么,南京历史名称由来
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和450多年的建都史,在不同历史时期拥有众多名称。这些名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南京城市地位的变迁和时代特色。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南京历史上的主要名称及其由来:先秦时期的名称;秦汉时期的名称;六朝时期的名称;隋唐时期的名称;宋元时期的名称;明清时期的名称;7. 常见问题解答。
一、先秦时期的名称
南京最早见诸史册的名称是金陵,源于战国时期楚国在此设置的"金陵邑"(公元前333年)。关于"金陵"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钟山古称"金陵山",传说山体含有紫金色矿脉;二是与楚威王在此埋金以镇"王气"的传说有关。这一时期南京还被称为秣陵(秦朝改称),意为"饲马之地",反映了其作为军事据点的功能。
二、秦汉时期的名称
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改金陵为秣陵县,属会稽郡。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统治中心迁至秣陵,次年改称建业,寓"建立帝王大业"之意(229年正式定都)。西晋时为避司马邺讳,又改称建康,这一名称在六朝时期沿用近300年。值得注意的是,石头城作为军事要塞的别称也始于此时,因孙权在清凉山修建的石头垒砌城墙而得名。
三、六朝时期的名称
东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为都,使其成为与罗马并称的"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该时期出现的雅称包括:江宁(西晋太康元年置县,取"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之意)、蒋州(隋初短暂使用,因钟山古称蒋山)。梁代《舆地志》记载的白下(北郊地名)在唐代也曾作为官方名称使用。
四、隋唐时期的名称
隋灭陈后推行"平建康城"政策,降为蒋州,后改丹阳郡。唐代多次更名:归化(620年)、金陵(625年)、白下(627年)、最终定名江宁(757年)。李白诗中"金陵空壮观"、刘禹锡"金陵王气黯然收"等名句,使"金陵"作为文学意象广为流传。南唐时期(937年)复称江宁府,并扩建为都城。
五、宋元时期的名称
北宋延续江宁府建制,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此即位,临时改称建康府(1138年正式定为行都)。元代设建康路(1277年),后因元文宗潜邸之故升为集庆路(1329年)。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Chinghianfu"即指此时期的江宁府/建康府。
六、明清时期的名称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路,改称应天府(取"顺应天意"之意),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作为留都称南京,这是"南京"一词首次成为官方正式名称。清代改称江宁府(1645年),但民间仍惯称南京。《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称谓即反映了清代官方与民间用名的差异。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南京为什么被称为"六朝古都"?
因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建都于此(共322年),但若计入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民国,实为"十朝都会"。
"金陵"和"建康"哪个使用时间更长?
"金陵"作为非正式名称贯穿整个历史(约2500年),而"建康"作为官方名称主要用于六朝时期(约300年)。
现代南京的行政区划名称如何体现历史?
现今南京市下辖的江宁区、建邺区、秦淮区等区名,以及金陵图书馆、建康路等地标均直接采用历史名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