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为什么叫奉贤?探究奉贤区名称的由来奉贤区作为上海市下辖的九个市辖区之一,其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奉贤"二字看似简单,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奉贤地名的起源与演变,深入分析其...
奉贤为什么叫奉贤,奉贤名称的由来
奉贤为什么叫奉贤,奉贤名称的由来奉贤作为上海市下辖的一个区,其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奉贤"二字的由来可追溯至清代雍正年间,与当地"敬奉贤人"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我们这篇文章将围绕六个核心维
奉贤为什么叫奉贤,奉贤名称的由来
奉贤作为上海市下辖的一个区,其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奉贤"二字的由来可追溯至清代雍正年间,与当地"敬奉贤人"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我们这篇文章将围绕六个核心维度系统解析奉贤得名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基因和地域特色,包括:言子讲学典故;雍正定名诏令;崇德尚贤传统;地名演变历程;当代文化传承;常见问题解答。通过多角度解析,带您深入了解这座滨海新城名称背后的文明密码。
一、言子讲学典故
奉贤之名的核心典故源自春秋时期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在此地讲学的历史记载。据《松江府志》记载,言子作为"孔门十哲"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曾南下传道,在现今奉贤青村一带设立讲坛,传播儒家学说。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贤人,将其讲学处称为"言子祠",并在明代建"言子书院"。
值得注意的是,言偃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多次被提及,其"弦歌教化"的治政理念对江南文化影响深远。考古发现表明,奉贤地区至今保留有与言子相关的历史遗迹,如言子像、讲学堂遗址等,这些都成为地名由来最直接的实物佐证。
二、雍正定名诏令
奉贤作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的确立,始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当时两江总督范时绎奏请分华亭县东南境设立新县,雍正皇帝御批:"拟名奉贤县,意取奉子游之贤也",明确将地名与儒家贤人文化相关联。
这一命名具有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雍正朝正值清政府强化儒家教化时期,江南地区又是文化重镇。将新设县命名为"奉贤",既是对地方文化传统的尊重,也体现了中央政权"崇文重教"的治国理念。1726年9月,奉贤县正式建制,辖境包括今奉贤区大部及金山区部分区域。
三、崇德尚贤传统
奉贤地名折射出当地深厚的尚贤文化传统。据地方志记载,明清时期该地区共出进士37名,举人180余名,建有12座牌坊表彰贤德之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明代"兄弟进士坊"(唐文献、唐文徵兄弟)
- 清代"贞节牌坊群"(庄行镇现存7座)
- "一镇三尚书"的人文盛况(明代李待问、宋贤等)
这种重视教化的传统在当代仍有所体现,奉贤区现有"贤文化"研究会、言子纪念碑等文化设施,并定期举办"敬奉贤人"主题文化活动,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标识。
四、地名演变历程
奉贤地区的地名沿革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历史时期 | 行政归属 | 重要事件 |
---|---|---|
唐代以前 | 海盐县→前京县 | 属古冈身地带,渐成陆 |
唐宋元明 | 华亭县辖地 | 盐业发展,市镇兴起 |
1726年至今 | 奉贤县→奉贤区 | 雍正设县,2016年撤县设区 |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县之前,当地已有"奉贤乡"的古地名,清设县时实为沿用古称。民国时期曾短暂改称"南桥县",但很快恢复原名,可见"奉贤"名称的深厚群众基础。
五、当代文化传承
新时代下,奉贤区着力打造"贤文化"品牌,使古老地名焕发新生:
- 规划建设"上海之鱼"城市客厅,塑造"敬贤公园"等文化地标
- 设立全国首个"贤商"评价体系,弘扬新时代贤人精神
- 创办"言子杯"全国书法大赛,年参与人数超万人
- 将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定为"敬贤日"
2021年,《奉贤区"贤文化"发展纲要》正式出台,系统构建包括贤人、贤治、贤城在内的文化体系,实现传统地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六、常见问题解答
奉贤地名中的"奉"具体指什么?
"奉"在此处为"尊奉、敬奉"之意,与"奉祀""奉行"中的语义相同。整个地名表达的是"尊奉贤人(言子)德行"的文化内涵,与单纯纪念性的"贤县"等名称相比,更强调主动传承的意蕴。
奉贤与上海其他郊区地名有何不同?
与"浦东"(黄浦以东)、"闵行"(明工部郎中闵其得名)等地理方位或姓氏地名相比,奉贤是上海唯一以儒家文化核心价值命名的行政区,这种人文特质在长三角地区也较为罕见。
如何实地探访奉贤地名文化遗迹?
推荐三条文化探访路线:1)青村言子祠→庄行牌坊群;2)南桥古华园→奉贤博物馆;3)海湾大学城→上海之鱼。最佳游览季节为9-10月,可结合"敬贤日"系列活动深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