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古代为何被称为江州抑或巴郡
重庆在古代为何被称为江州抑或巴郡重庆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以“巴国”闻名,战国时称“江州”,秦汉改置“巴郡”,隋唐时期一度更名“渝州”——这座山城的古老称谓随朝代更迭不断演变,最终在1189年因宋光宗“双重喜庆”得名“重庆”,并沿用至今。我们这
重庆在古代为何被称为江州抑或巴郡
重庆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以“巴国”闻名,战国时称“江州”,秦汉改置“巴郡”,隋唐时期一度更名“渝州”——这座山城的古老称谓随朝代更迭不断演变,最终在1189年因宋光宗“双重喜庆”得名“重庆”,并沿用至今。我们这篇文章将解码其地名嬗变背后的军事、地理及文化逻辑。
从巴国到江州的三千年脉络
早在商周时期,活跃于川东的巴人便以“巴”为部落联盟代号。甲骨文中“巴方”的记载与《华阳国志》“巴子都江州”相互印证,揭示出重庆最早的政权印记。战国时,凭借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天然水运优势,此处成为巴国军事要塞,史称“江州”,取“两江环抱之城”的直观地理特征。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重塑
秦灭巴国后推行郡县制,因巴人势力残余仍强,遂保留“巴”字设立巴郡,治所江州县。汉承秦制却强化控制,《汉书·地理志》明确标注巴郡辖9县,此时“江州”作为县级地名逐渐弱化,而“巴郡”因行政层级提升成为主流称谓。
渝州之名的短暂插曲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朝廷废郡存州,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改巴郡为渝州。这一名称延续至北宋,直到1102年因渝州人赵谂谋反事件触怒宋徽宗,被贬义化为“恭州”。值得注意的是,今日重庆简称“渝”正源于此段历史。
双重喜庆的现代肇始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后即帝位,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取“双喜叠加”之意。这一名称超越单纯地理标识,融入君主权威与吉祥符号,经元明清三代未再变更,最终在1929年市政成立时确立为现代城市名称。
Q&A常见问题
重庆为何有“山城”与“雾都”别称
其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建筑层层错落,故称“山城”;冬季两江蒸发形成浓雾,年均雾日达104天,这一自然气象特征催生了“雾都”雅号。
古巴国与蜀国究竟有何区别
巴国以重庆为中心尚武重盐业,蜀国以成都为核心农耕发达,三星堆与涪陵小田溪出土文物的器型差异,直观反映两者文化分野。
现代重庆如何继承古地名遗产
除“渝”作为简称外,轨道交通“巴郡站”、渝中区“巴县衙门”遗址等地标,均系统性保留了历史记忆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