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显示屏幕缺陷术语mura的正确发音吗
你了解显示屏幕缺陷术语mura的正确发音吗mura作为显示行业的专业术语,源自日语"斑(むら)",标准发音应为muːrɑː(近似中文"姆拉")。我们这篇文章将从词源考据、技术定义、行业实际应用三个维
你了解显示屏幕缺陷术语mura的正确发音吗
mura作为显示行业的专业术语,源自日语"斑(むら)",标准发音应为/muːrɑː/(近似中文"姆拉")。我们这篇文章将从词源考据、技术定义、行业实际应用三个维度解析这个影响屏幕品控的关键概念。
词源与发音的跨文化迁移
这个术语的发音演变体现了技术词汇的跨国传播特征。日语原词"斑"描述不均匀的色块现象,20世纪90年代随液晶制造技术传入英语圈时保留了罗马音转写mura。在中文语境中,工程师群体通常采用英语化发音,避免直译为"斑"可能造成的定义混淆。
语音学的精确拆解
国际音标标注为/muːrɑː/,包含两个音节:首音节"mu"需延长元音,类似中文"目"的拖长;尾音节"ra"中的/r/应轻微卷舌,更接近意大利语而非英语的r发音。
显示技术中的专业定义
特指显示屏亮度或色度不均匀的微观缺陷,与坏点、亮线等宏观缺陷形成对比。在OLED领域尤为常见,2025年最新行业白皮书将其细分为六种子类型,包括边缘渐变型(Edge Mura)和云状斑块型(Cloud Mura)。
质检场景的实际应用
现代面板工厂采用AI视觉检测系统自动识别mura缺陷。根据2024年DisplaySearch数据,顶级产线的mura检出精度已达0.02cd/m²的亮度差异标准,但人眼在1cd/m²以上差异才会明显感知。这解释了为何专业质检仍需要结合机器与人工复检。
Q&A常见问题
不同语言环境是否导致发音差异
日语母语者会强调词尾轻微上扬,而英语技术人员习惯将重音放在首音节。中文场景建议采用折中方案——保持音节平缓,避免过度本土化或外来化。
为何不直接使用中文术语
显示行业存在"斑痕"、"云纹"等多种译法,且可能与传统印刷术语冲突。保持mura原词能确保国际技术文档的准确对应,这在跨国供应链协作中尤为重要。
消费端为何少见这个概念
厂商通常用"均匀度"等委婉表述,因mura在行业标准中属于允许存在的轻微缺陷。2025年新发布的HDR Vivid认证已将mura容忍阈值收紧至ΔE<1.5,推动高端产品改善此项指标。
标签: 显示技术术语日语外来词发音屏幕质量检测工业日语翻译跨国技术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