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的璀璨明珠颐和园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园林艺术魅力。我们这篇文章将带您深入了解颐和园的方方面面,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文化价值以及游览攻略等。我们这篇文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颐...
国庆节最初是从哪一年开始设立的
国庆节最初是从哪一年开始设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正式确立于1949年12月2日,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这一决定源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国庆节最初是从哪一年开始设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正式确立于1949年12月2日,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这一决定源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国庆节的历史渊源
国庆节的设立与新中国成立密不可分。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一历史性时刻被永久定格。
国庆节的确立过程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正式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这一决定既是对新中国成立的纪念,也是对全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为何选择10月1日
选择10月1日作为国庆日主要是因为这一天举行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正式成立。虽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9月21日开幕,并于9月30日闭幕,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更具象征意义和视觉冲击力。
国庆节的发展演变
自1949年以来,国庆节的庆祝形式不断丰富。早期的庆祝活动以阅兵和群众游行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包括文艺演出、烟花表演等多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1960年起基于"勤俭建国"方针,国庆庆典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这一惯例一直延续至今。
Q&A常见问题
国庆节与中华民国双十节有何区别
双十节纪念的是1911年武昌起义,而国庆节纪念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两个节日虽然都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关,但纪念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意义截然不同。
为何1949年国庆阅兵在下午举行
1949年国庆阅兵安排在下午3点进行,主要是因为当时北平刚刚解放,国民党的飞机仍有可能进行空袭。选择下午举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空袭风险,同时也便于全国各地群众收听开国大典的广播。
国庆假期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1999年之前,国庆节只有1-2天的假期。1999年起,国务院改革休假制度,将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定为"黄金周",国庆假期延长至7天。2008年起,国庆假期调整为3天,加上调休周末共7天,形成了现在的放假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