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究竟属于中国哪一个行政区划2025年的今天,成都作为中国新一线城市代表,其行政区划属于四川省管辖,并同时具备副省级城市地位。这座城市不仅是四川省会,更是西南地区科技、商贸和交通枢纽,其行政架构包含12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和3个县。值得...
鹿岛为何选择成都作为发展新据点
鹿岛为何选择成都作为发展新据点日本建筑巨头鹿岛建设(Kajima)2025年落户成都,核心驱动力在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定位、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优势,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生态的聚合效应。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政策引力、地理经济、产业协同三个维度

鹿岛为何选择成都作为发展新据点
日本建筑巨头鹿岛建设(Kajima)2025年落户成都,核心驱动力在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定位、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优势,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生态的聚合效应。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政策引力、地理经济、产业协同三个维度解析这一战略布局。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策红利
2021年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赋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定位,2023年进一步升级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鹿岛敏锐捕捉到基建投资年均12.3%的增速红利,尤其在TOD(交通导向开发)领域,成都规划的35个轨道交通综合体与鹿岛在东京站、大阪梅田站的开发经验形成战略契合。
土地政策的创新突破
成都自贸试验区试行的"混合用地"政策允许单个地块兼容商业、科研、住宅功能,这种类日本"立体城市"的规划理念,大幅降低鹿岛在复杂业态融合中的制度性成本。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价值
作为中欧班列(成渝)始发站,成都国际铁路港2024年吞吐量突破45万标箱。鹿岛在越南河内、德国杜伊斯堡的物流园区建设经验,与成都"亚蓉欧"国家级物流枢纽形成产业链共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投用后,跨境电商货邮吞吐量激增73%,为鹿岛擅长的智能仓储建设创造市场空间。
电子信息产业的生态引力
京东方、华为成都研究所等200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催生对洁净厂房、防微振实验室等特殊建工需求。鹿岛参与过索尼熊本芯片工厂、台积电日本研发中心的建设,其半导体级施工标准恰好匹配成都对先进制造载体的严苛要求。2024年成都高新区发布的《智能建造三年行动计划》,更直接对标日本丰田市"智能工地"标准体系。
Q&A常见问题
相比上海自贸区,成都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土地成本仅为上海外高桥的1/5,且通过"以租代购"模式降低外资企业初始投入;另一方面,成都在地震带建筑规范、山地施工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日本本土需求存在协同研发潜力。
鹿岛会重点关注哪些具体项目类型
根据其在新加坡的经验,可能切入数据中心(响应"东数西算")、生物制药GMP厂房(成都拥有华西医院等临床资源)、以及碳中和示范园区(四川水电资源占比超80%)。
该布局对西南地区建筑业将产生何种影响
可能加速BIM+无人机建模技术的普及,同时倒逼本地企业提升抗震设计标准。参考鹿岛在泰国市场的做法,预计将培养200-300名掌握日式精益施工管理的技术骨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