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埋葬的皇帝及其历史背景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距离北京约50公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中的12位(建文帝下落不明除外),构成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寝建筑群。我们...
黄山这座奇峰在古代究竟被称作什么名字
旅游知识2025年07月25日 06:07:416admin
黄山这座奇峰在古代究竟被称作什么名字黄山这座奇峰在古代究竟被称作什么名字黄山在秦代被称为"黟山",唐代天宝年间(747年)因传说黄帝炼丹得道而更名为"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qu

黄山这座奇峰在古代究竟被称作什么名字
黄山在秦代被称为"黟山",唐代天宝年间(747年)因传说黄帝炼丹得道而更名为"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世界遗产,其名称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密码。
名称演变的历史轨迹
据《水经注》记载,黄山最初得名"黟山",源于山体青黑(黟即黑色)的岩石特征。这个名称至少延续了千年之久,直到大唐盛世才发生根本性转变。
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李隆基笃信道教,在读到《周书异记》中关于轩辕黄帝在此炼丹的传说后,正式下诏改黟山为黄山。这一更名既是政治行为,也反映了当时盛行的宗教文化。
地名背后的文化密码
地理特征的直白表述
最初"黟山"的命名体现了古人"因形赋名"的传统智慧。其花岗岩体在风化后呈现的黝黑色调,成为最直观的命名依据。
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唐代的改名绝非偶然。当时道教被奉为国教,黄帝被视为道教始祖。将名山与黄帝关联,既提升了山的地位,也强化了政权的神圣性。
Q&A常见问题
黄山更名前的历史遗迹是否留存
目前在黄山景区仍可见到"黟山"相关的石刻和文献记载,特别是在温泉景区和云谷寺一带,这些实物印证了名称变迁的历史。
黄帝炼丹传说的可信度如何
从现代学术角度看,这属于典型的文化建构。但值得注意的是,黄山确实存在多处与炼丹相关的遗迹,如丹井、药臼等,这些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其他名山是否也有类似更名现象
中国众多名山都有因政治、宗教因素更名的案例。如武当山原名"太和山",明代因"真武大帝"信仰而改名;庐山也曾称"匡山"。这类更名往往折射出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
标签: 黄山历史名称黟山演变考道教名山文化地名变迁研究中国世界遗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