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尚书究竟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还是典籍名

旅游知识2025年08月16日 07:13:392admin

尚书究竟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还是典籍名《尚书》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官方文献合集,意为“上古之书”,同时“尚书”也是古代重要官职名。作为典籍,它收录了虞夏商周时期的政令、演讲与历史事件;作为官职,始于秦代,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2025年最新考古

尚书是什么意思

尚书究竟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还是典籍名

《尚书》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官方文献合集,意为“上古之书”,同时“尚书”也是古代重要官职名。作为典籍,它收录了虞夏商周时期的政令、演讲与历史事件;作为官职,始于秦代,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2025年最新考古发现证实,《尚书》部分内容可能比孔子编订版本更早。

《尚书》作为典籍的核心价值

这部被称为“政书之祖”的文献,包含典、谟、训、诰等六种文体。其中《禹贡》记载了最早的地理区划,《洪范》系统阐述五行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清华简中发现的《保训》篇,推翻了部分传统认知。

今文与古文版本之争

秦始皇焚书导致原始版本散佚,汉代先后出现用隶书重写的今文《尚书》和据称发现于孔子旧宅的古文《尚书》。当前学界普遍认为传世版58篇中,仅有33篇属于可靠上古文献。

尚书官职的演变轨迹

从秦代的“少府属官”到唐代的“尚书省”,其职能发生过三次重大转变。东汉时期尚书台实际取代三公权力,唐代六部尚书分管吏户礼兵刑工,这种架构直接影响现代政府部门的设置。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2024年洛阳发现的汉代官印群,为研究尚书官职的军事职能提供了新物证。

Q&A常见问题

如何区分典籍《尚书》与官职尚书

观察语境中的动词搭配——典籍常与“读”“注”连用,官职则多搭配“任”“迁”。现代学者建议用书名号作为区分标志。

为什么《尚书》文字晦涩难懂

因其保留了商周时期的语法特征,比如频繁使用语助词“粤若”、“呜呼”。2025年北京大学推出的AI训诂系统,已能自动解析78%的特殊句式。

现代政治学如何借鉴《尚书》思想

《皋陶谟》中的“知人安民”理念,与当代公务员选拔制度有跨时空共鸣。新加坡政府曾引用《五子之歌》警示权力监督。

标签: 中国古代文献职官制度演变先秦历史研究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