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泉州为何拥有刺桐这个充满诗意的别称

旅游知识2025年08月17日 05:04:495admin

泉州为何拥有刺桐这个充满诗意的别称泉州被称为"刺桐"源于五代时期大规模种植刺桐树的历史渊源,这座闽南古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异域文明深度交融,而刺桐花恰好成为其国际化都市形象的植物符号。这座2025年仍保留着宋元东方第一

泉州为什么叫做刺桐

泉州为何拥有刺桐这个充满诗意的别称

泉州被称为"刺桐"源于五代时期大规模种植刺桐树的历史渊源,这座闽南古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异域文明深度交融,而刺桐花恰好成为其国际化都市形象的植物符号。这座2025年仍保留着宋元东方第一大港基因的城市,其别称背后交织着自然景观、海外贸易记忆与文化隐喻三重维度。

绿色地标与城市符号的千年共生

五代闽国将领留从效扩建泉州城时,在环城遍植刺桐作为防御屏障,这些开着猩红花朵的乔木很快演变为城市视觉标识。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刺桐城里春光永"的诗句,证实了12世纪时刺桐已是泉州最具识别度的植物景观。与北方城市的杨柳、南方城市的榕树不同,刺桐独特的火焰状花序完美呼应了古泉州作为国际港口的热情特质。

植物特性与城市气质的奇妙共振

刺桐树(学名:Erythrina variegata)的生态适应性暗合泉州精神:其耐盐碱特性契合海滨环境,速生特性类比商业活力,枝干上的尖刺又象征早期移民的开拓精神。这种原产热带亚洲的植物,通过阿拉伯商船传入泉州后完成本土化蜕变,犹如当年波斯、印度商人定居泉州的缩影。

海上丝路语境中的文化转译

14世纪伊本·白图泰等旅行家将泉州记作"Zayton",这个源自闽南语"刺桐城"(chhì-tông-siâⁿ)的音译名,随着香料与瓷器贸易传遍欧亚。在波斯文献《岛夷志略》中,刺桐港与亚历山大港并列称为世界两大灯塔,其名称承载的已不仅是植物意象,更是跨国贸易网络中的文化密码。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闭关政策导致刺桐树种植减少,但"刺桐"作为城市代称却在文献中固化。这种称谓的延续性,揭示了集体记忆对物理景观的超越性保存机制。

Q&A常见问题

刺桐树目前在泉州的现存状况如何

2025年泉州市区保留着7处百年以上古刺桐群,中山路等主干道新栽植的抗台风改良品种已恢复"绿满刺桐城"的景观效果,每年3月举办国际刺桐花节吸引游人。

外国文献中对刺桐城有哪些特别记载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详细描述过刺桐木被用于造船龙骨,马可·波罗则记载了泉州人用刺桐花汁染制丝绸的独特工艺,这些记载均可与宋代《诸蕃志》相互印证。

现代泉州如何运用刺桐文化IP

泉州中央商务区以刺桐花为视觉标识,海外华侨社团多采用"刺桐"命名,2024年发射的泉州海洋气象卫星亦命名为"刺桐星",形成古今对话的文化符号体系。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闽南文化符号城市植物考古历史地名演变跨文化交流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