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扬州在古代曾用哪些名字彰显其历史变迁

旅游知识2025年08月17日 18:00:533admin

扬州在古代曾用哪些名字彰显其历史变迁扬州作为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历史上拥有20余个古称,主要包括邗城、广陵、江都、维扬等。这些名称见证了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政权更迭与地理沿革,其中"广陵"和"维扬"

扬州的古称有哪些

扬州在古代曾用哪些名字彰显其历史变迁

扬州作为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历史上拥有20余个古称,主要包括邗城、广陵、江都、维扬等。这些名称见证了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政权更迭与地理沿革,其中"广陵"和"维扬"在诗词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而"邗城"则是最早的建城名称。

核心古称及其历史脉络

邗城(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时始建,作为军事要塞存在,"邗"字本义指干栏式建筑。隋炀帝开通济渠后,该名称逐渐被替代。

广陵(楚汉时期):项羽曾建都于此,《史记》载"广陵人召平",汉代设立广陵国。南朝鲍照《芜城赋》使该称谓广为流传,直至唐代仍为官方文书常用名。

江都(隋唐时期):因处长江与运河交汇得名,隋炀帝三下江都事件使其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大业六年(610年)曾短暂改称扬州,但民间仍沿用江都。

文学意象中的别称

维扬:源自《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文人雅士取"惟"同音字"维"形成诗意代称,常见于唐宋诗词,如刘禹锡"淮海维扬一俊人"。

竹西:杜牧"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催生的文化符号,宋代设竹西亭成为地标,清代"竹西芳径"被列为扬州二十四景之一。

行政区划演变中的名称

东汉称"吴州",南唐定名"扬州路",元代设"淮扬道",明清两代在"扬州府"与"江都县"两名间切换。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淮南道"的治所长期设在扬州,使得该城具有双重行政身份。

Q&A常见问题

为何扬州古称数量远超其他城市

因其地处大运河枢纽,历代政权更迭必争之地,每个统治者为宣示主权多会重命名。加之文人墨客赋予的诗意别称,形成官方与民间命名体系并行的现象。

现代扬州是否还在使用这些古称

广陵区作为扬州主城区保留古名,2015年新建的"邗江区"恢复春秋称谓。"维扬"多出现在餐饮老字号(如维扬菜系)和文化场所,成为城市文化IP的重要组成部分。

哪个古称使用时间最长

考古发现证实"广陵"连续使用超800年,从汉代延续至唐代中期。现存最早实物证据为扬州博物馆藏的东汉"广陵王玺"金印,其历史连续性远超其他称谓。

标签: 扬州历史沿革古代地名考据广陵文化溯源大运河城市命名行政区划演变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