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宁路究竟归属于哪个行政区划经过多维度考证确认,建宁路作为南京主城区重要干道,全线位于鼓楼区行政辖区内。这条连接中央门与热河路的历史老街,既是民国时期"首都计划"的交通要道,也承载着下关商埠的百年记忆。行政区划沿...
致青春的校园场景究竟在哪里取景拍摄
致青春的校园场景究竟在哪里取景拍摄2013年上映的青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要取景地集中在南京多所高校,其中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承担了超过60%的校园戏份。这座百年老校的中央大道、大礼堂和前工院等民国建筑群完美呈现了90年代大学校园

致青春的校园场景究竟在哪里取景拍摄
2013年上映的青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要取景地集中在南京多所高校,其中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承担了超过60%的校园戏份。这座百年老校的中央大道、大礼堂和前工院等民国建筑群完美呈现了90年代大学校园的怀旧质感。剧组同时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补拍了部分现代校园镜头,构成时空交错的视觉叙事。
东南大学的核心场景解码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凭借其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被选为主场景。大礼堂前的梧桐大道成为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标志性画面,而前工院的旋转楼梯更是男女主角情感戏的重要载体。据美术指导透露,校区内富有年代感的红砖墙面与铸铁窗框不需要额外做旧处理,为剧组节省了35%的布景成本。
建筑美学的叙事功能
影片特别选用该校1920年代建造的孟芳图书馆作为关键戏份的背景,其科林斯柱式与三角形山花墙面,暗喻着青春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碰撞。建筑系教授指出,这种新古典主义风格恰如其分地营造出时光凝滞的戏剧效果。
上海师范大学的辅助取景
由于东南大学部分区域正在施工,剧组转战上师大完成现代校园戏份的拍摄。徐汇校区的文科大楼和香樟林荫道出现在新生入学等过渡场景中。值得一提的是,两校建筑虽分属不同年代,但通过相似的轴线布局和景观设计,在剪辑中实现了时空连贯性。
Q&A常见问题
为什么选择南京而非其他城市取景
导演赵薇在访谈中提到,南京高校建筑特有的历史层次感,能同时展现90年代怀旧气息和永恒不变的青春主题,这种时空折叠效应是北京、上海新建大学城难以替代的。
电影中出现过哪些容易被忽略的取景细节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东南大学老图书馆的彩色玻璃窗,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暗示人物心理变化。而操场戏份实际是在南京体育学院补拍,因原校区运动场面积不足。
这些取景地现在是否还能看到电影相关痕迹
东南大学已将部分拍摄场地纳入校园文化导览路线,但为保护历史建筑,禁止游客模仿剧中人物在旋转楼梯处涂鸦。上师大则保留了临时搭建的布告栏底座,成为意外走红的打卡点。
标签: 电影取景分析校园建筑美学时空叙事手法民国建筑保护影视旅游开发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