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徐州贾汪区如何从一个矿区转型为生态示范区

旅游知识2025年08月31日 08:07:512admin

徐州贾汪区如何从一个矿区转型为生态示范区截至2025年,徐州贾汪区通过十余年系统化生态修复,成功实现从"百年煤城"到国家生态示范区的转型。核心驱动力在于政策引导下的产业重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技术创新,以及文旅融合的可

徐州为什么贾汪区

徐州贾汪区如何从一个矿区转型为生态示范区

截至2025年,徐州贾汪区通过十余年系统化生态修复,成功实现从"百年煤城"到国家生态示范区的转型。核心驱动力在于政策引导下的产业重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技术创新,以及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经验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老工业基地转型典型案例库。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然性

贾汪区作为徐州最早的工业化区域,自1882年成立淮北煤矿局以来,累计开采原煤4.8亿吨,为江苏省贡献了超过60%的煤炭供应。高强度开采导致全区1/3面积出现地面塌陷,201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足100天。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迫使当地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启动全面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其转型窗口期的把握极具前瞻性——在煤炭产业尚能贡献30%区级财政收入时,就主动布局接替产业。这种"未衰先转"的决策智慧,比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被动转型提前了5-8年。

三维度转型路径剖析

生态修复的技术突破

采用"分层剥离+交错回填"技术处理采煤塌陷地,将深浅不一的塌陷区改造为连片湖面。潘安湖湿地公园的建成,使区域水域面积从7平方公里扩大到22平方公里,独创的"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模式,获得2019年国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

构建"3+3"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淘汰12家煤电企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建材三大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三大服务业。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已达47%,较2015年提升32个百分点。

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义

依托淮海经济区几何中心区位,打造"15分钟生态生活圈"。通过徐贾快速通道等7条跨区域交通干线,实现与徐州主城区同城化发展。中国矿大徐海学院等3所高校的迁入,为区域注入创新动能,常住人口年轻化指数五年间提升18.7%。

转型成效的多重验证

反事实推演显示:若维持原有发展模式,贾汪区将面临地面沉降加剧、产业空心化等困境。现实数据却呈现逆势增长——2024年GDP增速8.2%领跑徐州各县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潘安湖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这种"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兼得,验证了转型路径的科学性。

Q&A常见问题

生态修复资金如何平衡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引入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其中潘安湖片区土地增值收益反哺生态投入的机制,被自然资源部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传统产业工人如何安置

实施"技能提升+定向输送"计划,依托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完成2.3万名矿工向智能制造、文旅服务等领域的职业转换,转岗就业率达91%。

后续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仍需破解新兴产业规模效应不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待完善等问题。正在试点的碳汇交易和生态银行制度,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突破重点。

标签: 资源城市转型生态修复技术产业迭代升级可持续发展模式老工业基地振兴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