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四川内江如何在2025年实现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旅游知识2025年09月20日 05:40:554admin

四川内江如何在2025年实现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作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内江正通过"双碳"技术应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沱江流域生态修复三大路径,探索老工业城市转型新范式。到2025年,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将

四川内江如何

四川内江如何在2025年实现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作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内江正通过"双碳"技术应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沱江流域生态修复三大路径,探索老工业城市转型新范式。到2025年,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将提升至35%,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18%,形成"甜城"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升级的核心策略

内江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正进行"5G+工业互联网"改造,在川威集团试点建设的数字孪生工厂已降低能耗23%。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同步发展页岩气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天冬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规模已达全国前三。

沱江治理的生态经济效应

通过构建"智慧河长"系统,沱江内江段水质已持续12个月保持Ⅲ类标准。沿岸开发的生态廊道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更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2024年相关收入同比增长67%,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逻辑。

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转化

随着成渝中线高铁开通,内江正式迈入"双高铁时代"。这座曾经因糖业兴衰而起伏的城市,如今正利用"半小时通勤圈"的交通优势,在电子信息产业配套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吸引2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

Q&A常见问题

内江传统产业工人如何应对转型挑战

政府推出的"甜城工匠"计划提供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技能培训,目前已帮助1.2万名产业工人完成职业转型,转型后平均薪资增长40%。

内江天冬产业的具体发展模式

采取"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内江设立天冬研究院,开发出20余种深加工产品,使每亩种植收益提升至传统作物的3倍。

沱江治理技术是否具有推广价值

内江创新的"无人机巡河+AI水质预测"系统已入选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案例,其低成本、高精度的特点特别适合中小流域治理,目前正在川南多个城市推广。

标签: 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老工业城市转型流域生态修复数字经济赋能中药材产业化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