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宋代苏轼

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长寿乐·繁红嫩翠

宋代柳永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宋代苏轼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水龙吟

宋代石孝友

旧游曾记当年,凤城雨露开晴昼。端门发钥,御炉烟暗,宫花影覆。帝念民劳。俾乘轺传,暂临牛斗。散阳和四照,春光万井,来小试、调元手。

职业才华竞秀。汉廷臣、无出其右。九重眷倚,频虚槐鼎,争迎衮绣。爽气西山,绿波南浦,酿成芳酒。趁锋车未到,霞觞共祝,百千长寿。

喜雨亭记

宋代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

宋代秦观

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星河沈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宋代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点绛唇

宋代石孝友

缓解罗裳,十分鸳履低腰素。冰香微度。一罅殷红露。

风折芳莲,影落盆池去。多羞处。怕人偷觑。粉面频回顾。

题子瞻枯木

宋代黄庭坚

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宋代吴文英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

宋代杨万里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