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之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hé shān zhī dé河山之德《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dǒu shāo zhī rén斗筲之人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yī miàn zhī jiāo一面之交只见过一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汉 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jīn shí zhī cè金石之策形容如同金、石一般经久而稳定的策略。《后汉书 冯衍传》:“故信庸庸之论,破金石之策。”
wū jí zhī jiāo乌集之交指以利聚合,不以诚相待的交情。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澔。”
tiān lún zhī lè天伦之乐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jí shǐ zhī de集矢之的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敌,亲集矢于其目。”
dōng guān zhī yāng东观之殃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汉·桓宽《盐铁论·讼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dōng nán zhī měi东南之美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yá zì zhī xián睚眦之嫌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冀四娘念手足之义,而忘睚眦之嫌。”
lì chū zhī cái栎樗之材栎:木名;樗:俗名“臭椿”。比喻无用之材或平庸无用的人。
xiāo fǔ zhī zhū萧斧之诛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xīn tíng zhī lèi新亭之泪新亭:地名,在今南京南。表示怀念故国或忧国伤时的无可奈何悲愤心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tiān yòu zhī jìng鼪鼬之迳鼠鼬类往来的小路。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
wú shǔ zhī chǒu鼯鼠之丑
yàn wǎn zhī huān燕婉之欢燕婉:像燕子那样温婉和谐。比喻和谐温婉的夫妻之情。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秦晋同盟,成两姓绸缪之好;朱陈媲美,缔百年燕婉之欢。”
shì jiā zhī pǐ嗜痂之癖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yì yǐ zhī chán薏苡之谗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清 李渔《玉搔头 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谗;功每先人,曾在麒麟之强。”
zhōng gǔ zhī sè钟鼓之色见“钟鼓之色”。《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
dú dé zhī jiàn独得之见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明·归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
yá zì zhī yuàn睚眦之怨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wáng guó zhī shè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谷梁传·哀公四年》:“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chuǎn xī zhī jiān喘息之间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后汉书·张纲传》:“若鱼遊釜中,喘息须臾之间耳!”
qī jūn zhī zuì欺君之罪欺骗君主的罪行。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且煌煌天语,谁敢有违,以自取欺君之罪。”
yá zì zhī hèn睚眦之恨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
yī jiā zhī shuō一家之说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旧唐书·陆贽传》:“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
màn chí zhī què慢弛之阙傲慢懒散的缺点。
xióng pí zhī lǚ熊罴之旅熊罴:猛兽;旅:泛指军队。形容勇猛善战的军队晋·陆云《南征赋》:“乃有熊罴之旅,虓阚之将。”
wáng guó zhī yīn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yī fū zhī yǒng一夫之勇犹言匹夫之勇。《三国志·魏志·荀彧传》:“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běi dǒu zhī zūn北斗之尊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唐·李又《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zhōng tiān zhī mù终天之慕终天:终身。终生思慕之情。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终天之慕,不续于短年,欷报之诚,思隆于永劫。”
dào xuán zhī huàn倒悬之患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qiú quán zhī huǐ求全之毁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huán dǔ zhī shì环堵之室环堵:四面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贫寒。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wú shǔ zhī jì梧鼠之技同“梧鼠五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南海圣人’,多方善疗,而梧鼠之技,不过于五,亦有时而穷矣。”
wú hé yǒu zhī xiāng无何有之乡无何有:即无有。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qián lǘ zhī jì黔驴之计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宋 李曾伯《代襄阃回陈总领贺转官》:“虽长蛇之势若粗雄,而黔驴之技已尽展。”
yīng quǎn zhī cái鹰犬之才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汉·陈琳《为袁绍传檄各州郡文》:“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xiān jiè zhī shī纤芥之失纤芥:细微;失:过失。形容极小的过错。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纪纤芥之失。”
xiān jiè zhī shī纤介之失纤介:细微。很小的过失。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王道》:“春秋记纤介之失。”
yá zì zhī fèn睚眦之忿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
wò tà zhī páng,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铺边,怎幺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zhì zhī sǐ dì置之死地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fù zhī yī shěn付之一哂哂:微笑。用笑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清史稿·沈文奎传》:“上无日:‘此难能’,更无日,‘乃公从马上得之’,乌用此迂儒之常谈,而付之一哂也。”
chéng fēng zhī zhuó成风之斫同“成风斤”。
fēng chén zhī jīng风尘之惊风尘:战乱。战乱发生的警报。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威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喧嚣,仓黄促战。”
sì hé zhī qīng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xiǎo dà yóu zhī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论语 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
tiān rǎng zhī bié天壤之别天和地;一在极上;另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壤:地。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hé liáng zhī yì河梁之谊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汉·李陵《与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gǔ gōng zhī chén股肱之臣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yī jiè zhī shàn一介之善微小的善行。《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艺,居接士之馆。”
róng xī zhī dì容膝之地形容居室的狭窄。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
shī zhī dōng yú失之东隅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你不轻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dǒu shāo zhī cái斗筲之材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wú wàng zhī zāi无妄之灾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xué ér shí xí zhī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fù zhī yī jù付之一炬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pìn jī zh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牝:雌性的;索:尽。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léi xiè zhī yōu缧绁之忧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被囚禁的忧虑。指有坐牢的危险。鲁迅《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
shì dú zhī ài舐犊之爱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qǐ rén zhī yōu杞人之忧同“杞人忧天”。曾朴《孽海花》第27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杞人之忧。”
chǔ jiù zhī jiāo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wèng tiān zhī jiàn瓮天之见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诗:“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īn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yǔ máo zhī měi羽旄之美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车马之声,见羽旄之美。”
chuān yú zhī dào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mèng xióng zhī xǐ梦熊之喜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fù gǔ zhī jū附骨之疽附:靠近;疽:毒疮。紧贴骨头的毒疮。比喻侵入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清·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欧阳中鹄批跋:“阴弃者如瘵病,如附骨之疽。”
jī jiǎo zhī shì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2回:“公子元列营于左殿,公子商人列营于朝门,相约为犄角之势。”
pān yáng zhī mù潘杨之睦潘:晋代文学家潘岳;杨:潘岳的妻子杨氏。潘杨两家世亲联姻。晋·潘岳《杨仲武诔》:“潘杨之穆,有自来矣。”
shī zhī qiān lǐ,chà ruò háo lí失之千里,差若毫厘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隋书 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大象一乖,馀何可验!”
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决胜于千里之外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史记 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bù jīng zhī tán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晋 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yī qiū zhī hé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rén zhī cháng qíng人之常情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南朝 粱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文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tán zhǐ zhī jiān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暂。清·黄宗羲《王仲沩侍御过龙虎草堂》诗:“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wáng zuǒ zhī cái王佐之才佐:辅佐,帮助。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xiāo qiáng zhī huò萧墙之祸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晋·陈寿《三国志·董卓议立陈留王》:“速提雄虎之师,克定萧墙之祸。”
bù jīng zhī yǔ不经之语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yīn yáng zhī biàn阴阳之变早晚和季节的变化。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审堂下之阴,而知……阴阳之变。”
sī mǎ niú zhī tàn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论语 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bēn zǒu zhī yǒu奔走之友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何嵎》:“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bù sǐ zhī yào不死之药长生不死的药。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
cǎi xīn zhī yōu采薪之忧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zhù jié zhī qíng伫结之情伫:贮积。积于内心的思念之情。形容思念之情极为深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七年》:“愿单出一相见,以写伫结之情。”
xuē biàn zhī mén薛卞之门薛: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卞: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jīn rén zhī zhēn金人之箴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fǔ guǐ zhī fēng簠簋之风簠簋:古代食器、祭器。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xián jué zhī biàn衔橛之变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且夫道清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yòng zhī zé xíng,shě zhī zé cáng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任用;行:做,实行;舍:不用;藏:退隐。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tì páo zhī yì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zhǒu xié zhī huàn肘胁之患见“肘腋之患”。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文端》:“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胁之患。”
quǎn mǔ zhī zhōng畎亩之中畎亩:田间。泛指乡下民间。战国·宋·庄周《庄子·让壬》:“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
bù chén zhī xīn不臣之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yì měi zhī yán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mò nì zhī yǒu莫逆之友莫:没有;逆:抵触。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周书·张轨传》:“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
xū ér xū zhī虚而虚之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草庐经略·虚实》:“虚而虚之,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