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lüè shèng yī chóu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十倍也。”
yī qián bù míng一钱不名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二回:“岑其身道:‘我也本来打算早办,只是大嫂同舍妹要在家多停几日。又兼我是一钱不名,还要张罗几文才能办事,因此耽搁下来。’”
dào dǎ yī pá倒打一耙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yī kǒng zhī jiàn一孔之见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qí zhěng rú yī齐整如一非常整齐。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wēi fèng yī yǔ威凤一羽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梁书·刘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结去思,野多驯雉,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知其一不达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宋·苏轼《汉武帝论》:“知其一,不达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yī xī shàng cún一息尚存还有一口气。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yī bàn xīn xiāng一瓣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宋 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qi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yī qióng èr bái一穷二白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yī kuāng jiǔ hé一匡九合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yī shé liǎng tóu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jiāng tiān yī sè江天一色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niú zhī yī máo牛之一毛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
luó zhī yī mù罗之一目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pǐ mǎ yī huī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元·脱脱《辽史》卷五十八:“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末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
yī piàn jiāo tǔ一片焦土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yī zì yī bǎn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同“始终如一”。《周书·于谨传》:“故功臣之中,特见委信,始终若一,人臣间言。”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一人向隅,满坐不乐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jǐ jǐ yī táng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清 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yī zhī zhī qī一枝之栖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yī qiē wàn wù一切万物宇宙间所有的事物。《无量寿经》卷上:“设我得佛,自地上以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
zhǐ zhī qí yī,wèi zhī qí èr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你说,咱们先买地,后盖房呢,还是先盖了房子后买地?”
yī qiū yī hè一丘一壑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汉书 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一客不烦二主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2回:“一客不烦二主,你不接济他这一步儿,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yī chén bù zī一尘不缁犹一尘不染。明·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复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yī xiǎng bǎi yìng一响百应应:响应。一有响声,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zǎi yī bào sù载一抱素谓坚持一种信仰,固守素志。王旡生《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珞珞雪芹,载一抱素。八斗奇才,千秋名著。”
yī xīng bàn diǎn一星半点形容极少。老舍《四世同堂》:“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yī cháng liǎng duǎn一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6回:“娘娘倘有一长两短,小尼岂肯独活。”
wǎng kāi yī miàn网开一面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一面;给鸟兽留一条生路。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生路。清 李绿园《歧路灯》:“先生意欲网开一面,以存忠厚之意,这却使不得。”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老舍《骆驼祥子》:“六十九岁的人了,反倒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
yī rì sān yuè一日三月《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bù wèn sān qī èr shí yī不问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5回:“逛窑姐儿的人,倘给老爷查着了,他不问三七二十一,当街就打。”
yī dāo qiē一刀切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世界上的事,没有一刀切的时候,没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满的时候。”
qiān jīn yī hú千金一壶壶:通“瓠”,葫芦。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
yī wú jì dàn一无忌惮忌惮:顾忌和畏惧。没有一点顾忌和害怕。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8回:“纣王心甚欢悦,又见闻太师远征,放心恣乐,一无忌惮。”
yī mìng wū hū一命呜呼指人死亡。呜呼:古汉语叹词;旧时常用于祭文;后来借指死亡。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yī hái yī bào一还一报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不是我千错万错,大刚来一还一报。”
niān huā yī xiào拈花一笑比喻心心相印、会心。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yī bǎi èr shí háng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cōng míng yī shì聪明一世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
qiān jīn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yè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yī wù bù zhī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汉·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hóng hú gāo fēi,yī jǔ qiān lǐ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天鹅。天鹅高高飞翔,一飞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zhuān xīn yī yì专心一意一心一意。《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yī suǒ dé nán一索得男旧时指头胎生子。《周易 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yī zì bù shí一字不识一个字也不认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zhōng liú shī zhōu,yī hú qiān jīn中流失舟,一壶千金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yī kǒu yǎo dìng一口咬定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yī jǐ zhī sī一己之私指个人的私心、私利。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yī wàng ér zhī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清 李绿园《歧路灯》:“又说了一回话,大约言语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yī qián bù luò xū kōng dì一钱不落虚空地比喻丝毫不浪费。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员一千两银子,好在一钱不落虚空地,将来自有作用。”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覆同“一日三复”。《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
yī nián yī dù一年一度谓每年一次。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yī mǎ píng chuān一马平川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dà chī yī jīng大吃一惊形容非常吃惊。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yī xīn yī yì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bù zhí yī tán不值一谈不值得谈论。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但对胡雪岩来说,这数目太小了,不值一谈,所以乌先生佯作不知,默然无语。”
shǐ zhōng yī guàn始终一贯自始至终都一样。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一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而且应当按照可能,……”
yī jiē rú jiù一接如旧犹言一见如故。宋·范仲淹《天章阁待制王公墓志铭》:“余走尘土时,公一接如旧,以道义淡交者有年矣。”
yī huī chū shǒu一麾出守麾:挥斥、排挤。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南朝 宋 颜延之《五君咏 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fǎn yǎo yī kǒu反咬一口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yī sī bù xiàn,dān mù bù lín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一根丝不能织成线,一棵树不能形成林。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这福儿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也觉读的慢懈。”
yī yuán fù shǐ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yī xiào qīng chéng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yī jiè zhī cái一介之才微小的才能。《后汉书·杜诗传》:“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兴建庠序,启设郊丘,一介之才必记,天文之典咸秩。”吕向注:“一介,谓小才也。”
yī zǒu le zhī一走了之谓不顾而去。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亦尚在看看人间世,不过总有一天,是终于要‘一走了之’的,现在是这样的世界。”
yī dài zōng chén一代宗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一代鼎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rén tóng yī shì仁同一视犹言一视同仁。《元典章·诏令一·成宗立皇太子诏》:“於戏!庆衍无疆,既正名于国,本仁同一视,尚均福于黎元。”
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yī jiè bù gǒu一介不苟见“一介不取”。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我平生于银钱一道,一介不苟。”
yī xiàn zhī lù一线之路谓一条活路。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zhuān xīn yī zhì专心一致致:集中。心思很专一。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清朝野史大观·缪炳泰以画受高宗知遇》:“可见一技之末,非专心一致为之数十年,亦不能发名而成业也。”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yī wú cháng wù一无长物一无:全无;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yī dāo liǎng duàn一刀两断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yī hǔ nán dí zhòng quǎn一虎难敌众犬一只老虎打不过一群狗。比喻一个人的本事虽高,但打不过对方人多。
yī chà nà jiān一刹那间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陶铸《松树的风格》:“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
yī zhì qiān jīn一掷千金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yī wú suǒ hào一无所好好:喜爱。指没有一种爱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1回:“这些茶树都是家父自幼种的。家父一生一无所好,就只喜茶。”
yī niú hǒu dì一牛吼地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yī jiā zhī yán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yī dé zhī gōng一得之功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yī lù shén qí一路神祇谓同伙的人。意含讥讽。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5回:“因指着应伯爵、谢希大说道:‘这两个天杀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
yī jǔ yī dòng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yī jǔ liǎng shī一举两失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yī zhāo bù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yī mù shù xíng一目数行犹一目十行。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yī xīn wú èr一心无二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yī pín yī xiào一颦一笑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韩非子 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yī jià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一将功成万骨枯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bèi shuǐ yī zhàn背水一战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