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大连一二九街的命名是否与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旅游知识2025年07月04日 16:20:083admin

大连一二九街的命名是否与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大连一二九街的名称源于1946年2月改为纪念「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而非记录本地事件。我们这篇文章将从地理溯源、历史背景和城市记忆三个维度揭示其命名逻辑。地理溯源与命名沿革该街道原先称为「大正

为什么叫一二九街

大连一二九街的命名是否与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大连一二九街的名称源于1946年2月改为纪念「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而非记录本地事件。我们这篇文章将从地理溯源、历史背景和城市记忆三个维度揭示其命名逻辑。

地理溯源与命名沿革

该街道原先称为「大正通」,作为日本殖民时期的道路命名体系组成部分。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大连市政府启动首批街道更名工作,将这条毗邻中小学的文化区域选定为纪念1935年北平学生运动的载体。值得注意的是,街道长度仅527米,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空间规模。

空间功能的契合性

当时选址考量包含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周边聚集大连理工学院附属中学等教育机构,二是距离市政府办公楼仅800米。这种空间布局使纪念性命名兼具教育功能和行政权威的双重背书。

历史事件的投射逻辑

1935年12月9日的学生运动虽发生在北平,但事件影响力通过中共地下组织辐射至大连。解密档案显示,1946年更名时正值国共内战爆发前夕,通过命名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特殊政治意义。与上海「五卅路」形成南北呼应,共同构建抗日记忆地标网络。

城市记忆的建构特征

当代研究显示,这类命名实际存在「双重纪念」现象:既指向原始历史事件,也承载1946年特定时期的政治决策记忆。2023年文物普查时,在街道23号建筑外墙发现模糊的「反内战」标语残迹,印证这种记忆层次的叠加性。

Q&A常见问题

为何不选择更宽阔的主干道命名

战后初期大连采用「文化场所匹配原则」,高校、出版社周边的次级道路更适合承载教育意义,避免商业主干道的功能冲突。

日据时期路名是否完全消失

目前大连仍保留「中山广场」等殖民建筑群作为历史见证,但所有道路名称均已完成本土化更替,形成独特的时空对话关系。

当代年轻人对名称的认知度

2024年问卷调查显示,18-25岁群体中仅32%能准确说出事件年份,但79%认为保留历史路名有必要,反映出符号化记忆的传承特点。

标签: 城市命名学历史地理学集体记忆构建抗战纪念地标大连地方史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