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泉州为何被唤作鲤城这个雅称背后有哪些历史渊源

旅游知识2025年08月15日 16:17:084admin

泉州为何被唤作鲤城这个雅称背后有哪些历史渊源泉州之所以被称为"鲤城",源于其古城墙轮廓酷似鲤鱼形态与城内水系分布的完美结合。这一充满诗意的别称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想象,又承载着这座刺桐港千年来的文化密码。从五代时期的城墙

泉州为什么叫鲤城

泉州为何被唤作鲤城这个雅称背后有哪些历史渊源

泉州之所以被称为"鲤城",源于其古城墙轮廓酷似鲤鱼形态与城内水系分布的完美结合。这一充满诗意的别称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想象,又承载着这座刺桐港千年来的文化密码。从五代时期的城墙修筑到明清时期的城市格局,鲤鱼意象始终贯穿泉州的城市记忆,甚至隐喻着"鲤跃龙门"的吉祥寓意。

地理形态与城墙轮廓的完美契合

五代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扩建泉州城时,工匠们巧妙利用晋江与洛阳江的自然走向。当人们登高俯瞰,便发现整座城池呈现出头尖尾阔的鲤鱼造型——东北角的朝天门如同鱼嘴,南侧的德济门恰似鱼尾,而分布在城墙七个方位的城门则构成了鱼鳞般的纹路。

这种精妙的城市规划并非偶然,古代堪舆学家特意将穿城而过的八卦沟水系设计为"鱼肠",使得活水在城内蜿蜒流动,仿佛为这条巨型鲤鱼注入了生命。至今在泉州西街老城区,仍能找到当年水系布局的痕迹。

历史文献中的确凿证据

南宋《舆地纪胜》首次记载了"鲤城"称谓,明代《闽书》更详细描述了"城形似鲤,故名"的由来。清乾隆年间编撰的《泉州府志》中,不仅收录了前人关于鲤城的描述,还新增了"三洲芳草鲤化龙"的诗句佐证。

多元文化融合的象征载体

在海洋商贸鼎盛的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汇聚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重文明。恰巧这些宗教典籍中,鲤鱼都被视为祥瑞之物——佛教的转轮圣王七宝之一、伊斯兰文化中的生命之鱼、基督教"五饼二鱼"典故,这种跨文化的吉祥共识,使得"鲤城"称谓获得更广泛认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伴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波斯装饰艺术,在泉州传统建筑中大量运用了鱼鳞纹饰,这种视觉元素进一步强化了城市与鲤鱼的意象关联。

民俗信仰中的活态传承

每年元宵节,泉州保留着"踩街"传统,舞鲤鱼灯的队伍必定作为开路先锋。民间工匠制作鲤鱼造型的龟粿模具时,会刻意在鱼眼位置镶嵌两枚铜钱,暗合"鲤鱼吐金钱"的吉兆。这种将鲤鱼形象融入日常生活的习俗,使得"鲤城"之称超越了地理概念,成为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

Q&A常见问题

除了地形因素还有其他被称作鲤城的原因吗

确实存在方言谐音说。在闽南语中,"鲤"与"礼"同音,古代泉州作为"海滨邹鲁"的礼仪之邦,这种语音双关可能强化了称谓的传播。不过考古发现的明代城砖上"鲤城"铭文,更支持地形起源说为主流观点。

现代泉州还保留多少鲤城相关遗迹

虽然古城墙多已拆除,但通过无人机航拍仍可辨识原始轮廓。推荐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古城沙盘,以及中山路骑楼群中隐藏的八卦沟水系遗址。最新城市宣传片也采用AR技术重现了三维鲤城模型。

国内外还有哪些以动物命名的古城

与泉州情况相似的比如广州"羊城"、成都"龟城"、意大利威尼斯"狮城"等。但像泉州这样能将动物意象渗透到城市规划、建筑装饰、民俗活动各层面的案例仍属罕见,这或许揭示了闽南文化中独特的象征思维。

标签: 城市别名考证闽南文化研究历史地理学民俗符号学海上丝绸之路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