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眼镜“叆叇”为何成为文化符号吗“叆叇”(ài dài)是中国古代对眼镜的雅称,最早见于明代文献,既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也承载着文人阶层对视觉矫正工具的诗意想象。这一词汇如今已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交织的独特符号。叆叇的语源与文...
08-046科技考古文化语言学传统工艺复兴科学传播史物质文化研究
风筝的起源地是否真的在中国通过考古证据与文献溯源,可以确认现代风筝的直接原型诞生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但人类飞行器的概念可能在不同文明中独立萌芽。我们这篇文章将从历史文献、实物证据、文化传播三方面展开分析。考古发现与早期文献记载山东潍坊出土...
07-138飞行器起源文化传播学科技考古民俗演变跨文明比较
古埃及人为何执着于制作木乃伊而不选择直接埋葬古埃及制作木乃伊的核心动机源于其独特的"死后世界观",通过复杂的尸体防腐技术实现肉体永恒,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尼罗河地理环境以及早期医学认知密切关联。2025年最新考古研究表...
06-3012古埃及考古学尸体防腐技术比较宗教学科技考古文明交流史
骊轩古城是否值得列入2025年必游文化遗产清单骊轩古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罕见的罗马风格遗址,其独特的历史断层价值与争议性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文化探索的宝藏。最新考古显示,这座河西走廊的汉代古城保存着中西文明碰撞的物理证据,2025年开放的新发掘区...
06-1517丝绸之路考古中西文明交流争议性遗址沉浸式文旅科技考古
古时候的一刻钟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分钟根据历史记载和计量学考证,中国古代的一刻钟等于现代的14分24秒。这一时间单位源自天文观测和日晷计时系统,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精密划分能力。我们这篇文章将解析一刻钟的起源演变、计算方法及其在历法中的实际...
06-1513时间计量史古代天文历法制度传统计时科技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