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曾存在法租界这一特殊历史现象上海法租界是1849年至1943年间法国在沪建立的自治侨民区,其存在本质是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殖民特权。作为中国境内面积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法租界,它既是半殖民地历史的伤痕,也是中西文化...
08-284殖民历史研究城市空间演变中西文化交流上海城市史条约口岸体系
十里洋场究竟指代上海哪个历史时期的特殊风貌"十里洋场"特指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上海租界区域内形成的西洋化商业街区,其核心区域为今日外滩至人民广场一带的南京东路路段。这个词组既是对殖民历史的具象化描述,也承载着近代...
08-107租界文化研究上海城市史殖民建筑遗产近代化进程空间社会学
上海法租界究竟覆盖哪些主要道路2025年视角下,上海原法租界核心区大致覆盖今徐汇区、黄浦区交界处的十余条特色道路,其中复兴中路、衡山路、思南路构成历史中轴线。这些梧桐掩映的街道仍保留着20世纪初的建筑风貌与文化肌理,成为上海最具法式风情的...
07-128上海城市史殖民建筑保护道路命名学城市更新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上海的路名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密码2025年的上海路网系统已突破2.7万条道路,其中约38%的命名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时空印记。通过解构路名命名规律,我们既能看到殖民时期的国际色彩,也能发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叙事,更隐藏着方言谐音等民间智慧...
05-0919城市语言学上海城市史文化地理学地名研究社会记忆